Return to site

飞吧,别断线

第七届瑞典华人风筝节侧记

连续几日的阴雨,在风筝节到来这天知趣儿地溜走了,也让组织活动的人们高悬的小心脏踏实下来,暖阳、和风、薄云、草海,完美得不能再完美。

作为北欧最老牌的瑞京华人协会,每年举办一次风筝节已经成为保留的经典的节目,准确地说,是给在斯京生活的华人以及越来越多瑞典人,无形中增加了一个值得期待的节日,尽管瑞典的节日多得让人有些麻木,但唯有这个节日更具中国味。

准备工作,早在几个月前就开始筹划了。很多细碎的准备工作都得一件件去落实。小舞台的背景板、现场出售的风筝,是请回国的朋友“人肉快递”运来的,光柳少惠会长本人就背了几十公斤。现场用的音响、话筒,烧烤用的炉子,都是柳先生和几位理事自己的家当。在现场,参加活动的演职人员和嘉宾都可以免费吃到香肠面包,也是不爱声张的柳先生雷锋式的贡献。

broken image

唱歌、跳舞,还有舞狮和中国功夫,开场几个助兴的节目让大家感受到一股熟悉的中式晚会气氛。除了正襟危坐的嘉宾领导们,草地上,更多的是三五成群寒暄交谈的友人,有的铺上垫子席地而坐,有的歪在椅子上享受懒懒的阳光,当然,也少不了那些牵着风筝线满坡跑的大人与孩子。没有不尊重表演者的意思,就象春晚,演出就是一种陪伴,在这个几个足球场大小的大舞台上,没有主角和配角。

自由的节日,本该如此。

我们协会儿童合唱团的孩子们第一个登台,平均年龄四岁多的他们,很多人在半年以前都没有唱过中文歌曲。这半年多来,孩子们不仅学会了几首儿歌,还获得了登台表现的机会。不过排练时并未出现过的两支话筒让孩子们乱了方寸,离着近的争着把小嘴巴凑上去,完全忘了之前安老师王老师苦心教会的各种应景儿动作。现场的家长们嘉宾们笑成一片。

快乐的节日,本该如此。

今天,还是瑞京学校本学期最后一次课。课上,我给孩子们放了一部中文的励志电影,安排了我的二位学生主持人—宸达和馨谊进行了排练。宸达下个学期就要上大学了,他告诉我说,周末的中文课可能没有时间来上了,但还是愿意有空时来串串门儿,我说欢迎他随时来。大卫最近很忙,今天的课请了假,但还是跑到风筝节现场与我拥抱了一回,说是最后一节课还是要过来看看大家。还有几个跟我了二三年的学生,也因为上大学等原因,下个学期也不能来上课了。我与他们说,既使没时间来上课,也希望不要放弃学中文。

讲这话时,心里有点小伤感。


我的两位学生主持人,宸达和馨谊。

站在草地上,望着满天飞舞的风筝一时愣了神儿。在这儿长大的中国娃,就象这风筝,总是要越飞越高、越飞越远。而作为母语的中文,如同这牵风筝的线,将是我们与他们之间永恒的血脉。

别断线,飞吧!